山東省濟南市萊蕪萊蕪區畜牧獸醫局在濟南會展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簡要介紹了濟南市萊蕪萊蕪區特色畜牧業的發展情況、地方畜禽品種資源的保護等。
濟南市萊蕪萊蕪區位于山東省中部, 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人口126萬,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被譽為“綠色鋼城”。有三千多年的冶煉史,有燦爛的大汶口文化和保存完好的齊長城遺址,春秋時期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萊蕪,留下了“一鼓作氣”的佳話,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曾發生過著名的萊蕪戰役。萊蕪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2條鐵路、4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距濟南最近的城市之一。特別是隨著濟青高速公路南線的開通,萊蕪進入了濟南的“一小時經濟圈”,距青島也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萊蕪人形象地喻為"一小時上天,兩小時看海"。接受濟南、青島的輻射,萊蕪承接產業項目轉移,展開配套合作的渠道更為暢通、條件更為優越。
萊蕪是山東省的特色農業基地和畜牧業優良品種基地。特色農產品在經濟圈內年銷售量達20多萬噸,出產的生姜、大蒜、花椒在濟南市場占有率都在20%以上,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極高的聲譽。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生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以萊蕪黑豬為首的“三黑一花”畜禽種質資源是優良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深具開發潛力。得天獨厚的農副產品種植和養殖優勢,為萊蕪特色畜牧業發展以及精深加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濟南市萊蕪萊蕪區地處魯中山區,泰山東麓,多年以來,獨特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文文化物化出了豐富的畜禽品種資源。目前,濟南市萊蕪萊蕪區擁有萊蕪豬、萊蕪黑山羊、萊蕪黑雞、萊蕪黑兔等地方品種,其中萊蕪豬、萊蕪黑山羊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擁有魯萊黑豬、歐得萊豬配套系、魯農Ⅰ號豬配套系、魯波山羊、吉山黑雞、魯萊黑耳長毛兔等培育品種6個,是畜牧科技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依托當地良種資源,借鑒國內外優良品種培育而成。
這些品種適應當地自然的生長生存條件,在自然半自然的飼養條件下,表現出了良好的生產性能和獨特的產品品質,為特色畜牧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種質基礎。尤其近年來,濟南市萊蕪萊蕪區特色畜牧業在各級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的領導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地方畜禽種質資源優勢,以科技為支撐,以標準化生態養殖為主導養殖模式,通過建立地方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培育雙向機制,創新先期開發、與企嫁接兩步走的開發機制,深入挖掘地方良種資源科技文化內涵,積極打造魯中特色品牌畜牧業研發生產基地,走出了一條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產業開發和特色文化建設的路子。2011年底,全市年飼養總量達到了3900萬頭(只),肉、蛋、奶總產15萬噸。其中,年出欄萊萊蕪豬5萬頭,萊蕪黑山羊40萬只、吉山黑雞50萬只、萊蕪黑兔10萬只。
持續開展地方種質資源保護
萊蕪豬是我國華北型優良地方豬種,具有5000多年的飼養歷史。幾十年來,為保護好這種質資源,各級各部門圍繞萊蕪豬保純、選育和利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組織了七次豬種調查、三次大規模的豬種普查。1973年和1978年相繼建立了兩個保種場,并先后兩次組建了含6個血統、36個母祖系的保種群體。組織科研人員實施萊蕪豬保種選育、性能測定與利用等研究,先后完成了61項有關萊蕪豬種質資源研究課題。通過30多年的保純選育,萊蕪豬的遺傳性能更加穩定,其肉質和繁殖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肌內脂肪含量11.6%,經產產仔數15.1頭;種群數量不斷擴大,現存欄核心群400頭、擴繁群1000頭,社會生產群10000頭。成為我國繁育優質商品肉豬的寶貴種質資源和生產特色高檔豬肉的首選豬種。2004年取得“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2005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入重點保護畜禽種質資源,2006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2009年“萊蕪黑豬”獲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國內權威專家贊譽為“華北第一豬”。
圍繞萊蕪黑山羊的保護和利用,我們組織建立了萊蕪黑山羊育種研究所,依托該所從保純、選育入手先后完成了15項研究課題。經產母羊雙羔率達到了77.0%,胎產羔率達178.7%,年產羔率311.4%,2009年,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鑒定。在抓好保種選育的同時,研究了圈牧飼養條件下肥羔生產技術,并在生產中推廣應用,規避了放牧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通過技術推廣和示范引導,黑山羊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生產水平與養殖效益大幅提高,全市存欄常年保持在30多萬只,繁殖母羊12萬只,年出欄20多萬只。
實現種質資源創新
在做好地方畜禽品種保護的同時,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探索地方畜禽資源共享機制,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依靠科技創新,實現了種質資源創新利用。一,以萊蕪豬為基礎,通過導入國外豬血緣、定向培育等手段,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培育出了肉質好、繁殖力高、適應性強的優質肉豬新品種--魯萊黑豬,產仔數14.8頭,肌內脂肪含量7.26%,2005年,魯萊黑豬通過國家畜禽品種審定,2006年被省局確定為全省“十一五”期間主推畜禽品種。二,以萊蕪豬、魯萊黑豬和國外豬種為基礎,通過品系選育,培育出了優質肉豬配套系--歐得萊豬配套系和魯農I號豬配套系,商品代育肥豬日增重740克,料重比3:1,胴體瘦肉率58.3%和62.3%,肌內脂肪4.01%和3.68%,并分別于2005年和2006年通過省級鑒定和國家品種審定。
運用現代動物遺傳育種理論和生物技術培育出了具有全身被毛白色,耳尖、鼻尖“三點黑”標記外貌特征的魯萊黑耳長毛兔,年產毛量1600g,窩產仔8.5只,料毛比42.7:1。通過省級鑒定,“一種黑耳高產毛用型家兔培育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四,利用黑山羊品種資源,引入國外品種,運用常規育種技術和現代選種手段培育的山羊新種質--魯波山羊,育肥性能好,年產羔率300%,已呈現出顯著的優良品種特性。五,以培育高檔特色品牌肉雞、滿足高端市場需求為目的,利用我國優良地方雞種,定向培育的肉質香醇的優質肉雞專門化品系---吉山黑雞,6月齡出欄體重2.0-2.6千克,成年母雞1.8-2.2千克,500日齡產蛋量180枚。肉質優良、抗逆性強。六,以肉質特性為主選目標,定向選育的萊蕪黑兔(雪野黑兔),肉質好、繁殖力高、抗病力強,成年兔平均體重3320克,仔兔出生50天體重可達1470克。其明顯的黑色外貌特征和優良的肉質、繁殖、抗病特性成為我市新的優良種兔資源